八年级记叙文15篇
相信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特别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的中心思想一般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我们应该怎么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记叙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记叙文1舞台就是个社会的缩影,我们是自己的主角,也是别人的配角,从来都由不得自己。
——题记
角色,亦称社会角色,它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扮演着多种角色,集许多角色于一身,就是一个角色丛。而每个人又何尝不是。
“角色”一词的源于戏剧,自1934年米德(G·H·Mead)首先运用角色的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以后,角色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中。社会学对角色的定义是“与社会地位相一致的社会限度的特征和期望的集合体”。在企业管理中,组织对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就是企业中员工的角色。这种角色不是固定的,会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变化,比如在项目管理中,某些项目成员可能是原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在项目团队中可能角色会变为服务者。角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具体的个人,它本质上反映一种社会关系,具体的个人是一定角色的扮演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并且每个人不只有一个角色,如何去切换角色,扮演好这个角色,你,是否有想过?
人生就是角色 ,有时是 主要角色(简称主角),有时是次要角色(配角),及群众角色等。
每个角色都十分关键,比如:25岁的戈斯曼是美国总统布什的私人助理,戈斯曼在白宫中的职位不高,但工作十分重要。
每一个人都在扮演一个角色,有的平淡,有的华丽,罢了。
但人类永远都是虚伪的,只是他们扮演的角色不易察觉而已。
八年级记叙文2六年级这一年,大概是我最悲哀的一年了吧,因为同桌。 老师在班级里做了一次“乾坤大挪移”,实行“好坏分配制”,顾名思义,就是好学生跟成绩有些不好的学生坐在一起,帮助成绩有困难的同学学习。就这样,我跟煤柄炉(绰号)坐在了一起。煤柄炉很会吵闹,而且经常做出一些搞笑的恶作剧,我们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迫于老师的威力,我们只好“委曲求全”,旁边的同学也想方设法“欺负”他。就这样,我又浑浑噩噩度过的半学期。 后来,老师又安排了座位,我和一个美名曰“皮带”的的男生又坐在了一起。那段日子,总算还是平静。皮带满好欺负的,什么修正带,本子啊,只要我没有,同桌有的,我就不用再买了,直接用同桌的。前后左右的男生女生也效仿,什么东西都用“皮带”的。 终于,小学毕业了。脱离了“一男一女”的同桌分配制!毕业晚会上,我回忆了有关同桌的种种往事,真是有些想哭,而又有些想笑。 (二) 总算到了初中,在军训期间,我就个大多数女生成了好朋友。 正式开学时,我依然很关心自己的同桌是谁。我奶茶的关系不错,分座位时,我们在心中默默祈祷着,能分到一起做同桌。可是,毕竟“天不遂人愿”,我和奶茶没有成为同桌。 和我同桌的是程丽君。我承认,刚开始我的确不是特别喜欢她,后来发现她也是一个不错的女孩。程丽君不是特别漂亮,脸上有小雀斑,一点一点的。我们并不了解。 “小迪迪,红笔借我一下下。”同桌又在嚷嚷了,自己有红笔还向我借。“小迪迪”这个称呼,一开始我很反感,后来在同桌的逼迫下,终于“欣然”接受了。小君(对同桌的“爱称”)是住校生,学习也不错,性格还好,我们相处的还算融洽。 只是小君时不时借我东西,明明自己有,偏偏喜欢我的。有时候小君挺搞笑的。 我们前面坐着“西施”(某男生),“西施这个名字来历很奇怪,因为这个男生一天念叨着“西西西西。”被我和同桌听见了,笑眯眯的说:“思念西西啊!那你就叫西施好了!”于是,可怜的男生有了“西施”这个绰号,拜我和同桌所赐。 同桌的英语很好。 一单元的英语,她能一次性背完,听得我们组长目瞪耳呆,老半天回不过神来,终于,我发出一声感叹“还是人吗?背书那么快干吗啊!”刚说完,我的脑袋长了一个包包,被敲的…… …… (三) 同桌,已经串成了一串美丽的故事。 有笑,有泪,有友谊。 这是关于同桌的故事。 补记:这是受小君所托,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于是写了一篇作文不像作文,废话不像废话的东西。本来是没什么可写的,想不到关于同桌的回忆原来有那么多。
我的初中回忆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初中的校园生活留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自从走上了中学的路,一晃就是三年。三年的时光带给了我无穷的快乐与欢笑。体会到了学习的艰辛和同学之间的友情。这些都是我在之前从未感受到的。上小学时,总认为学习是一件轻松的事,到考前随便复习两下就能蒙混过关,完全没有体会到学习的艰辛。直至我上了中学,在激烈的竞争中步履蹒跚的我才正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要知道,想在中学考试中保持优秀稳定的成绩是很难的。但正是因为这种压力才使我锻炼出了坚定的意志。虽然我在考试中屡屡遭受”滑铁卢”,但失败过后我总能站起来迎接下一次挑战。在这三年中,每一年的进步都让我深有感触。不过,在我的记忆中更多的还是许多惨痛的经历。说实话,要想取得进步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足的,还需要同学、老师协助。正是因为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同学之间的友情才能根深蒂固。所以当同学即将分别的时候总会觉得有点依依不舍。毕竟大家相处也有三年之多,中考的结束就标志着大家将各奔东西,因此就难得再见上一次面了。当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分别是在所难免的事。所以想到这我也不觉得感伤了。回忆也许是美好的,也许是痛苦,美好的回忆带给人无限的遐想,痛苦的回忆带给人无尽的伤痛。但至少我知道初中生活的回忆将会成为我大脑中抹不去的记忆。
八年级记叙文3我和小刚是同班同学,他是这学期才从外地转学来到本校就读的。但不知怎么一回事,我对他的印象始终不是很好,直到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使我对他的看法了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叮叮……”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纷纷拿起饭碗,只等老师一声“下课”,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食堂。果然,老师刚说下课走出教室时,教室里时间就只剩下我和小刚以及其它几位同学。我一边苦笑着说:“他们跑的也太快了,又不是没吃过饭。”一边将手伸入课桌之中准备拿碗。拿出之后,我又伸入裤包内想要拿饭卡,可是搜索了很久也不见其踪迹,于是我就推测: 饭卡很可能是不小心掉落了在哪儿去了,也有可能落在家里了。总之,看样子中午就吃不成饭了。我将手抱在头上,望着天花板对天说:“天啊!我今天也太倒霉了吧!看样子,以后出门要看黄历了。”我的动作引起了小刚的注意,他拿着碗走过来关切的问道:“你怎么了?”我回答道:“没什么。”既然没什么,那你为什么在这儿仰天大叫呢?”他追问道 ……此处隐藏9013个字……也忘记了那包带着土腥的麦子。
或许是远离家乡的缘故,每到节假日,我总会莫名地感伤,尽管自己工作生活的环境比起高原的环境好多了,我总觉得心里缺少些什么。有段时间,由于俗世的牵绊,我的状态不是很好,困顿的时候常常给家里打电话。每次通完电话,父亲总要问他给我的麦子是否放好了,并提醒我把麦子拿出来经常晒晒,不要生霉。
有次通完电话,想起父亲的念叨,就从阳台上拿出那包麦子,在灯光下铺开。金黄的麦粒一粒一粒,仿佛一颗颗来自远方的眼睛,慈爱地盯着我。这黄,让我想起了父母亲土地一样的容颜,想起了故乡的大地上,那些埋头躬耕的人们。我捡起几颗麦子放在鼻子下嗅嗅,土腥里和着淡淡的麦香,是太阳的味道,土地的味道,也是父母的味道,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顿时,我有想流泪的冲动,是感伤,亦是幸福。蜗居城市,我还能拥有一把来自故乡的麦子。
每一粒麦子里栖居着故乡。一粒粒麦子就是故乡的版图,弯曲的河流在这版图上不知疲倦地追随着时光奔向远方,像极了我们的父辈一天天走向岁月深处。风一天天吹着,顺着季节的脉络,吹熟了我们的庄稼,吹老了我们的村庄,吹老了村庄里生息的人们。一茬又一茬的庄稼种了又收了,一辈又一辈的人走了又回去了。四季的册页里,庄稼是最重要的篇章,为这些庄稼忘我付出的人们还在村庄,而他们的后辈一个个离开村庄,奔赴远方,在城市的屋檐下改变命运的走向。
每一粒麦子里栖居着一颗颗柔软的心,每一颗心里静静流淌着一条河流。你顺着河流的走向,用有限的力量改变无垠的时空,那河流的源头有那么几行热泪为你而淌。当暂时的荣光迷离你的双眼,当城市的灯火映照你忘我的身影,当喧嚣的声响湮没你的乡音,就请你叩拜你盘中的麦子蔬菜谷物吧。
谁也无法还原从前,而一粒麦子就能让你轻易回到从前。想必,我在泥土地上生存了六十七年的父亲赠给再也回不到从前的儿子一包粮食,就是让他审视一把麦子的时候,不要忘记感念故乡大地的恩德吧。
1.作者对于故乡麦子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好笑——( )——( )——感恩
2.第④段中为什么 “父亲的举动” 让“我” 感觉“有种不可理喻的拙愚”?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捡起几颗麦子放在鼻子下嗅嗅,土腥里和着淡淡的麦香,是太阳的味道,土地的味道,也是父母的味道,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一句中这“说不出的感觉”到底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可从语言特色、思想内容、情感抒发任意一个角度加以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2分)
每一粒麦子里栖居着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一颗颗“故乡的麦子”中,你读出了什么?请仿照例句写下去。(2分)
你读懂一粒麦子,就能读懂光阴的故事;读懂一粒麦子,就能读懂 ;读懂一粒麦子,就能读懂 ;读懂一粒麦子,就能读懂生命的河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淡忘(忽视)——感动(幸福)
2、 因为我在城里工作,又不种庄稼,这么远的路,带一把不起眼的麦子干啥,我觉得父亲的这种行为让人不可理解甚至好笑。
3、这种感觉是既感伤又幸福
感伤:心疼、思念在土地上辛苦劳作的父母
幸福:麦子的味道让我感到亲切、舒服、温暖
4、语言:连用排比的句式,语言真挚深沉、意蕴深邃,写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故乡大地的感念,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增强了语势。
思想内容:这句话告诉走进城市的人们不要忘本,不要忘记感念故乡大地的恩德,不要忘记家乡惦记自己的父母。
情感抒发: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大地的感念,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5、“栖居”栖息寄居,意思是说我在每一粒金黄的麦粒中,从淡淡的麦香中回忆起了故乡的模样,看到了熟透的庄稼和勤苦劳作的父母。
6、故乡的温暖 父母的恩泽
八年级记叙文15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早就仰慕苏州的大名了,早就想去苏州旅游了。哈哈!今年暑假,我如愿以偿。
一到苏州,我便拉着妈妈的手向四大园林之首的拙政园进发,到了拙政园,啊!这里湖光山色,百花齐放。瞧!娇艳的夜来香、鸡冠花、石竹花争奇斗艳,仿佛在举行选美大赛。清澈见底的湖上又点缀着颗颗铺路石。突然,眼前一亮,出现了座座凉亭与古色古香的书屋,进入书屋,一张张古椅也映入眼帘,当中悬挂着一张清朝的四角桌,与一幅题画诗。再往里看,假山重叠,竹林茂密,循着阶梯,爬上假山,坐上石椅,一种惬意感便涌上心头,再往下俯视竹林,又是不同的绿色,那青绿色,似乎掐一把就能捏出汁来。从山上俯视,拙政园又显得那样醉人,就像少女一样,葱郁的树木是她健美的臂膀,清澈的小溪是她流动的血液,微陡的山坡是她纵横交错的筋脉,盛开的鲜花是她美丽绝伦的脸庞。我流连忘返,可是在妈妈的催促下,我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我们乘车又来到了灵岩山前,灵岩山虽说不高,可爬起来是很累人的。循着山路,往上爬。爬到一半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随山势越来越险,坚持上顶峰的人也越来越少,看到了灵岩古寺,我看到了成功,毅然冲向山顶。到了!到了!我爬上了峰顶,俯视悬崖。只见山鸟盘旋,奏鸣欢快,似乎在庆祝我的成功。眨眼间,妈妈也到了,我和妈妈又冲下了山。
在暑假,在苏州,我好快乐!